行穩致遠,金融助力高質量發展
記“金融黃埔”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新十年
征文通知
【征文通知】
相遇在金融與科創的交匯點
(全日制)
(技術轉移)
2022-04
2022-03
2022-02
雖然各國面臨的國內經濟形勢各有不同,而此前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了應對通貨膨脹和可能即將到來的美聯儲加息對匯率和國際資本流動的壓力,已經上調政策利率,但此次仍有經濟體隨著美聯儲的加息采取行動,例如,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巴西央行將基準利率上調1個百分點,這也是自新冠疫情以來巴西央行第九次上調利率,并有可能再次上調,發達國家央行如英國央行也緊跟美聯儲加息的步伐。
近年來,金融服務“三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其中金融科技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涉農金融科技產品和服務逐漸豐富,農村數字金融基礎設施進一步優化。金融科技如何更好服務鄉村振興?記者采訪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王正位。
4月22日上午,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金融支持包容性發展圓桌”上,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張曉慧指出,金融支持包容性發展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其中普惠金融蘊含的公平、包容理念與促進中小企業融資高度契合,因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的重要內容。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學講席教授、常務副院長廖理23日在2021中國文化金融峰會上表示,在新發展格局下,文化產業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結構升級、滿足人民幸福生活需求、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及文化強國戰略等方面的作用越發明顯。在此背景下,文化與金融的合作需要在供給質量與有效性方面持續提升,促進形成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田軒近日在《經濟日報》上發表文章《統一大市場建設是系統工作》。文章指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需要以系統思維謀劃全局,正確把握“統一”的內涵;要以穩妥的步伐匯聚各方合力,特別是立足宏觀審慎框架實行動態管理;要與宏觀調控政策框架形成緊密配合,進一步完善基礎制度、標準體系、監管機制以及市場秩序。文章發表于《經濟日報》2022年4月22日的第5版。
2022-01
2021-12
2021-10